餐廚垃圾處理器為何難進廚房?
閱讀:1564發布時間:2016-7-26
餐廚垃圾處理器為何難進廚房?
餐廚垃圾處理器就是一種安裝在家庭廚房水槽口處的環保產品,它可以直接將菜頭菜尾、剩菜剩飯等食物性廚余垃圾,粉碎后沖入下水管道。該產品的銷售價格僅在一兩千元之間,操作起來十分簡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能夠*解決家庭餐廚垃圾污染問題的餐廚垃圾處理器卻一直難以進入尋常百姓家,這又是為什么呢?據了解,截至目前整個呼和浩特市也只有呼和佳地小區安裝了餐廚垃圾處理器。
據了解,家庭餐廚垃圾處理器于1927年誕生于美國,2001年10月,原建設部將餐廚垃圾處理器列為住宅裝修的重點發展項目和推薦配套產品。目前,很多西方發達國家都立法強制民眾在家里安裝餐廚垃圾處理器,它和微波爐、烤箱、吸油煙機一樣,已經成為現代家庭的*品,普及率高達80%,但在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器的普及率可能還不足1%。
有關專家認為,推廣餐廚垃圾處理,對于解決垃圾圍城問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城市生活垃圾中70%來自廚余垃圾,如果能把餐廚垃圾處理器推廣到每家每戶,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廚房垃圾造成的污染問題,包括焚燒、填滿帶來的二次污染。同時,餐廚垃圾處理器將菜葉、果皮等粉碎后會產生某些微生物,可對下水道起到“清潔”作用。
目前,我國家庭餐廚垃圾處理器實行的標準主要有推薦性的國標《家用廢棄食物處理器》和強制性的國標《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廢棄食物處理器的特殊要求》,前者是產品標準,后者是通用安全標準,兩個標準都已于2009年9月1日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