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科興商貿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9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43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574次軟脂酸(palmitic acid),學名“十六烷酸”,又叫棕櫚酸,是一種飽和脂肪酸,無色、無味的蠟狀固體,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數量不等的軟脂酸組分。2009年9月,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奶制品、漢堡以及奶昔中所含的飽和脂肪在食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腦,讓大腦關閉提醒人們已經吃飽的“警報”機制。
軟脂酸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數量不等的軟脂酸組分。中國產的烏桕種子的烏桕油中,軟脂酸的含量可高達60%以上,棕櫚油中含量大約為40%,菜油中的含量則不足2%。軟脂酸的還原會產生鯨蠟醇,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廣泛存在于各種油脂中,如魚油、乳脂、動物脂肪等。
軟脂酸是*種從脂肪生成中產生的脂肪酸,亦可以由它產生更長的脂肪酸。軟脂酸鹽對乙醘輔酶A羧化酶有負面反應,乙醘*羧化酶是在發展的醘鏈中負責將乙醘攜帶者蛋白轉為丙二醘攜帶者蛋白,因而可以阻止軟脂酸鹽的生成。
軟脂酸的鈉鹽或鉀鹽可作乳液聚合時的乳化劑,軟脂酸的鈉鹽是肥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鋁鹽和鋅鹽等用于潤滑劑、涂料、油墨和增塑劑中。工業上軟脂酸由牛油、豬油、棕櫚油等動植物油脂經皂化、中和制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軟脂酸的衍生物曾被用作制造為凝固汽油彈。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