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科興商貿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2.9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21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582次實驗方法
鱟試劑按實驗方法可分為:
①凝膠法鱟試劑 ②動態濁度法鱟試劑 ③終點濁度法鱟試劑 ④動態顯色法鱟試劑 ⑤終點顯色法鱟試劑
凝膠法系通過鱟試劑與內毒素產生凝集反應的原理來定性檢測或半定量內毒素的方法。凝膠法鱟試劑常見規格為0.1ml/支或0.5ml/支或者更大裝量,使用時應加除熱原水(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復溶后使用。凝膠法是通過觀察有無凝膠形成作為反應的終點。此法操作比較簡單,經濟,不需要測定設備,可以進行定性或半定量測定。 特異性鱟試劑,即棄G因子鱟試劑,是國內*的產品, 它專一對內毒素起反應,避免了G因子旁路的干擾,使檢測結果更加可靠,在藥檢和臨床檢驗方面是*的理想檢測試劑。
動態濁度法鱟試劑、終點濁度法鱟試劑、動態顯色法鱟試劑、終點顯色法鱟試劑,這四種方法都是定量檢測內毒素的。 根據檢測原理,終點濁度法和動態濁度法都屬于濁度法。濁度法系利用檢測鱟試劑與內毒素反應過程中的濁度變化而測定內毒素含量的方法。終點濁度法未見商品化產品。動態濁度法(又稱動態比濁法)是檢測反應混合物的濁度上升某一預先設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應時間,或是檢測濁度增加速度的方法。 終點顯色法和動態顯色法都是屬于顯色基質法。顯色基質法系利用鱟試劑與內毒素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凝固酶使特定底物顯色釋放出的呈色團的多少而測定內毒素含量的方法,根據產物顏色判斷內毒素濃度,又稱為比色法。
廈門鱟試劑廠于2005年推出以鱟四肽為顯色底物的鱟試劑盒,抗*力強, 靈敏度高達0.005EU/ml, 質量達到水平。目前已有500多家單位使用該試劑盒,并有部分單位發表相應文獻。國內有少量國外產品,但價格遠高于國產試劑,到貨周期長。 如果您僅需要檢測樣品的內毒素*,可以選擇凝膠法鱟試劑,通過確定內毒素限值及zui大有效稀釋倍數,做樣品的干擾試驗從而確定使用的鱟試劑的靈敏度。 如果您需要定量測定樣品中內毒素含量則應選擇顯色基質鱟試劑盒或動態濁度法鱟試劑。 動態濁度法與動態顯色法需要帶溫育系統的動態光度測定儀器及配套軟件,例如,微板鱟試儀ELx808及軟件TALgent 或Gen5。動態濁度法與動態顯色法簡單方便、一步即成,線性范圍寬。 終點顯色法需要配套酶標儀或可見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配套帶有溫育系統的酶標儀,如微板鱟試儀ELx808,可減少試劑用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