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瑞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如何做大做強綠色產業?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經過充分醞釀后,zui近,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zui終名單終于公之于眾。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有幸成為業界“寵兒”。
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占據了大半江山,備受各方關注。無疑,綠色產業是孕育著極大發展潛力的產業,對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綠色產業的選擇,更關系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前景,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為應對環境和能源危機,許多發達國家現在紛紛推出了被稱為“綠色新政”的措施,這大大刺激了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綠色經濟也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經濟形式之一。為順應這種大趨勢,把握世界經濟大變革大調整的新形勢,我國特意將節能環保、新能源為主的綠色產業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加予大力扶持和培育,自有其深意所在。
目前,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正在為世界綠色經濟發展做著重要貢獻,綠色經濟的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依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依然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如何加快培育和發展綠色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綠色產業,是我們必須要予以面對的戰略性問題。
筆者以為,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戰略新興產業,要想加快培育和發展綠色產業,必須加快構筑政策、法規的支撐體系,zui關鍵要為綠色產業的發展盡快創造一個公平的同時充滿活力和競爭的市場環境。
目前,為力爭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搶占先機,美國、德國、日本等國都在通過消費者購車補貼、政府采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那么對于中國的節能環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綠色產業而言,同樣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這無可置疑。
綠色產業發展面臨的zui大難題依然是融資難問題。許多年輕創業者缺的不是綠色技術,而是綠色資金。沒有信貸資金的扶持,擁有高新綠色技術的他們根本無法將綠色產業規模化、市場化。所以首先應該加大綠色金融創新,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相關中小企業的信貸力度,以突破目前綠色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問題。
其次,應該進一步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要對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綠色產業實行低稅負的扶持政策,從而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投入參與到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綠色產業的投資中,促使綠色產業的多元化發展。英利公司等民營企業目前在新能源領域內強勁的發展勢頭,以事實證明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大量參與到綠色產業中來,將大大增加綠色產業的活力。
另外,綠色產業在我國剛剛起步,涉及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等的各種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依然沒有*確立,這導致市場“各自為政”,不利于綠色產品的市場化和規模化發展。所以,政府必須主導建立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和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只有制定出一套科學的行業“游戲規則”,才能讓綠色產業健康發展下去。
此外,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必須加強相關交流與合作。要善于根據我國國情,將*的適合我們的綠色技術、低碳技術和相應產業制度引入進來,促進我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的發展。當然,也要善于把我們自己的綠色技術、低碳技術成果以及相關制度積極地“推銷”到國內外,并形成產業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綠色低碳技術及制度“引進來”、“走出去”的過程中,政府有必要成立相關產品和行業的專家委員會,對到底哪些是真正代表未來發展的綠色、低碳技術及制度做出的評估和判斷,以利于綠色、低碳技術和制度的推廣和應用。
當然,政府在綠色產業發展中應作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可以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增設多個*實驗室,推動重大技術的聯合攻關和產業化;比如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的配套設施的建設,以促進綠色產品的市場化;比如盡快推進智能電網的建設,以利于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等等。
總而言之,政府必須發揮在綠色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各級政府務必要充分認識到綠色新興產業的戰略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時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劃,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有特色的綠色產業相關規劃,以引導相關綠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實現其產業化和規模化。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