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抗生素對"超級細菌"無效,*和黏菌素還起到些作用,正是這個結論點燃了相關醫藥股。
8月份外媒報道,英國和印度研究人員發表報告指出,一些赴印度接受手術等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名為NDM-1的新型超級細菌。報告同時指出,該細菌幾乎對所有抗生素免疫,目前無確定方法治療。而的報道稱,這種超級細菌正有向蔓延之勢,截至目前,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致病報告絕大多數發生在南亞地區,另外在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瑞典、日本等國也已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新聞官陳蔚云表示,該"超級細菌"也可能傳播到了其他國家和地區,但目前還沒有被發現。陳蔚云還表示,目前世衛組織對該"超級細菌"的情況掌握不多,正在做進一步的研究。
而由于中國存在著嚴重的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一旦"超級病菌"爆發,中國有可能成為重災區。
中國衛生部8日說,中國衛生部門正在嚴密防控zui近在一些國家致多人感染的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全力避免中國成為重災區。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入侵和擴散問題,衛生部作出了具體安排部署并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發現"超級細菌"的研究報告中還指出,大多數抗生素對該細菌無效,*和黏菌素還起到些作用,也正是這個結論吸引了資金爆炒相關醫藥上市公司。
濫用抗生素被醫學界視為致使耐藥性"超級細菌"出現的罪魁禍首。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警告說,抗藥性細菌正日益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可能影響許多傳染病的控制。一些致病菌(多藥耐藥細菌)對許多常用抗生素產生了抵抗力,給疾病治療造成特殊困難。
而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恰恰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zui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細菌整體耐藥率遠遠高于發達國家。
根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肖永紅等人的調查研究,中國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數量僅約占20%;中國的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費量是美國的10倍。為此,一些醫學專家表示,如果"超級細菌"在爆發,中國將成為疾病的重災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