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研究員的交叉團隊經過聯合攻關,成功解析了磷酸化視紫紅質(Rhodopsin)與阻遏蛋白(Arrestin)復合物的晶體結構,并破解了負責關閉 GPCR 傳導信號的磷酸化密碼。7 月 27 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于《細胞》雜志。
生命的功能是依靠信號傳導密碼來體現或來執行的。G 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人體內zui大的細胞膜表面受體家族,通過 G 蛋白和阻遏蛋白這兩條主要信號通路,承擔著細胞信號轉導的“信號兵”的職責。當受到外界信號刺激,GPCR 激活 G 蛋白發出“開放”信號。而“關閉”信號的則來自于磷酸化密碼——GPCR 尾部一旦被磷酸化,隨即將激活阻遏蛋白并與之形成緊密結合為復合物,從而關閉傳導信號。因此鑒定與解釋 GPCR 磷酸化密碼是當今細胞信號傳導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
據悉,徐華強的交叉團隊在 2015 年成功解析 GPCR 與阻遏蛋白復合物的完整復合體結構的基礎上,對于該結構的尾部高分辨率結構與磷酸化機制展開攻關。
“我們利用世界上zui強 X 射線激光,看清楚了復合晶體的尾部結構信息,并從中解析了其尾部磷酸化招募并與阻遏蛋白結合的過程。”徐華強將研究過程比喻為生命密碼的層層解密,“為了驗證磷酸化密碼的普適性,我們試驗了 96% 的 GPCR 蛋白,發現 70%-80%GPCR 的“關閉”信號都由磷酸化密碼控制。”zui后通過一系列驗證生物學功能驗證,GPCR 招募阻遏蛋白的磷酸化密碼就此破解——GPCR 通過其尾部氨基酸的磷酸化招募并與阻遏蛋白結合,同時發現該密碼對整個 GPCR 蛋白組具有普遍性。
據了解,結構生物學的重大突破往往與同步輻射光源 + 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的組合密切相關。目前已有 6 個這樣的組合,分別位于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瑞士和意大利。 “我們非常期待我國自有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如正在建設與推進中的軟 X 射線與硬 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徐華強表示,“這些大科學平臺能夠為科學家提供更*、豐富的綜合實驗手段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