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劉平生課題組的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該研究發現,細菌脂滴能夠通過其主要蛋白 MLDS 結合并保護基因組 DNA,以及通過 MLDSR 蛋白參與轉錄調控,從而有利于細菌在環境下生存。
脂滴是一種以中性脂作為內容物、由單層磷脂膜和外周蛋白包被的球型細胞器,其單層磷脂膜具有特異性,特別是脂滴結構蛋白可以對脂滴進行特異識別。
劉平生課題組的前期工作發現了一個控制脂滴大小的蛋白,并命名為 MLDS。zui近他們又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并證明了細菌脂滴能通過 MLDS 結合細菌基因組 DNA,并在環境下保護基因組 DNA,從而提高細菌的成活率。在對這一重要生理過程的調控機制研究中,研究人員進一步揭示細菌脂滴不但保護 DNA,還通過控制轉錄因子的有效濃度,參與 DNA 的轉錄調控。
這項研究表明:細菌脂滴通過其單層磷脂膜的特異性,儲存甘油三酯并結合基因組 DNA,從而提高了決定生命的兩大因素——代謝和遺傳——的有效性和專一性。因此,細菌脂滴的出現,有可能是原始細胞核的雛形,是細胞由原核到真核進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