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省政府*舉行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現場第六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省住房和城鄉*副廳長梁文釗,省*副廳長陳德興,省*副廳長陳漢,甘肅省*副總工程師尹東,定西市委常委、*長王美萍女士,分別通報救災救援等方面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目前已安葬遇難人員72人、入殮21人
截至昨日11時,先后共接診傷員1976人次,其中重傷111人,現住院535人,轉蘭州100人,出院46人。其中岷縣共接診1891人次,現住院467人,轉蘭州92人,出院37人;漳縣共接診85人次,現住院68人,轉蘭州8人,出院9人。
省上先后下撥救災應急資金2000萬元,接受社會各界捐款1000萬元,帳篷2500多頂,棉被29000多條,方便面8萬多箱,礦泉水7萬多件,折疊床7600多張。調撥帳篷10152頂。目前已設立集中安置點22個,搭建帳篷9090頂,安置災民8.9萬人;向受災群眾發放方便食品7.43萬箱、礦泉水6.62萬件、棉被26954條、床7857張,以及其他生活用品10萬多件。同時,對每位遇難人員家屬發放撫慰金1萬元,目前已安葬遇難人員72人、入殮21人。
受災群眾安置棉帳篷缺1.55萬頂
從目前情況看,災區還急需解決受災群眾安置棉帳篷1.55萬頂、活動板房2.53萬平方米、棉被5.48萬床、折疊床3萬張。定西市下一步將以集中安置點為重點,組織衛生防疫人員,深入細致地開展垃圾點消殺、水質監測、疫病防治等。及時對死亡各類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不發生大的疫情。同時著手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編制。進一步核查核準災害損失,配合做好災損評估。
災區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214處
截至昨日15時,全省地震災區共排查出地震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隱患點214處,其中:岷縣139處,漳縣11處,宕昌7處,渭源縣12處,臨潭縣6處,武山縣5處,甘谷縣2處,隴西縣11處,迭部縣1處,卓尼縣3處,舟曲縣1處,武都區9處,禮縣7處。排查組對以上排查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已全部登記入冊,并提出了應急處置意見建議。
災區震后次生地質災害仍需加強防范
通過對重災區岷縣的排查,發現在次生地質災害隱患方面zui突出的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通往重災區的道路兩旁存在許多新的不穩定斜坡,遇有余震或大的降雨過程,以及道路疏通過程中的邊坡開挖,就有可能產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直接威脅過往車輛和行人安全,自然也會阻塞交通,特別是當前救災的車輛和人員比較多,需要高度防范;二是在一些受災村社,地震后出現了一些不穩定斜坡,一旦發生滑坡、崩塌災害,就會直接威脅到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三是由于地震使一些河流溝道出現了一些新的滑坡堆積體,以及地震導致巖土體的松動,增加了產生泥石流的物質來源,遇有強降雨,產生泥石流災害的危險性加大。
針對上述情況,省*提出了近期次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建議意見:一是對威脅道路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控制車輛通行數量、樹立警示牌、削坡減載等措施,zui大限度地避免產生新的災害;二是對受到地震次生地質災害威脅的農戶居民,采取轉移安置的措施,使其遠離地質災害危險區;三是對重點隱患點和流域,布置群專結合的監測網絡,根據監測結果和氣象預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迅速撤離人員,防止發生人員傷亡。目前災區正在按照這些措施建議,積極開展防災工作。
震區50公里范圍內水庫、水電站有損無險
經*門專家和工作人員現場核查,地震造成部分農村飲水、堤防、灌溉、電站水庫、淤地壩、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等水利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特別是震中地區的水利設施受損嚴重,但震區50公里范圍內的6座水庫、26座水電站有損無險,目前正在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檢測。(西部商報 記者 李楊 姚偉 實習生 邸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