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一種古老的細菌可治療癌癥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介紹,每年有4800萬名美國人感染食源性疾病,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沙門氏菌有一個*的特性,即,細菌可穿透細胞屏障,并在其宿主體內復制。現在,美國癌癥研究中心和密蘇里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無毒的沙門氏菌菌株,可滲透和靶定癌細胞。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會促使開發出有前途的新治療方法,積極地靶定和控制癌癥的傳播。
沙門氏菌在腫瘤細胞內有浸潤和復制的自然傾向,從而使這種細菌成為細菌療法的一個理想候選者。細菌療法是使用活菌作為一種療法,來治療像癌癥這樣的疾病。
研究團隊開發出了CRC2631——一種沙門氏菌菌株,已被進行了遺傳改造從而使細菌無毒,并增強了其靶定并殺死癌細胞的自然能力,而不傷害正常的健康細胞。這種沙門氏菌菌株可直接被注入前列腺癌小鼠的循環系統。
研究人員們發現,小鼠對治療有良好的順應性,而且當在檢查的時候,我們發現,與對照組動物相比,它們的前列腺腫瘤減少了約百分之20。沙門氏菌zui顯著的一個方面是,它能靶定、擴散至腫瘤處并停留在腫瘤內。我們正是利用沙門氏菌的這種能力,攜帶或產生有效的*藥物,把它們集中在腫瘤上乃至整個腫瘤。這種治療的目的是開發一種細菌載體,可以從內到外破壞腫瘤,并減少癌癥患者的副作用量。
CRC2631的*之處,使我們的沙門氏菌菌株區別于來自其他大學的菌株。我們正在使用的沙門氏菌菌株,對于我們研究的成功,是*的。
此前,已有研究相繼報道過用細菌抗癌。2015年4月,一項研究證明經遺傳改造的沙門氏菌能殺死癌細胞。
2015年11月,通過將一種特殊的細菌導入到黑色素瘤小鼠的消化道中,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提高了小鼠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這一效益與采用抗PD-L1抗體一類的檢查點抑制劑進行治療相差無幾。
2015年12月,研究員找到了這些癌癥的另一種治療選擇——細菌療法。今年7月,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將合成生物學用于治療的新策略。這種方法使得能夠在小鼠的病灶部位持續地生成及釋放藥物,同時限制了隨時間推移生成這些藥物的工程菌群的大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