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紀寧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上海豐壽與大家分享細胞因子的種類
細胞因子的種類
1.白細胞介素
白細胞介素(IL)簡稱白介素,由白細胞(和其他細胞)產生,并在細胞間發揮廣泛炎癥、刺激活化作用的細胞因子。已報道的白細胞介素有30余種。Th1細胞因子主要是IL-2、IL-12、IFNγ;Th2細胞因子主要是IL-4、IL-5、IL-6、IL-10,分別促進Th1、Th2分化和功能,分別促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IL-10和TGFβ是調 節性T細胞的效應因子。
2.干擾素
干擾素(IFN)是*早發現的細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擾病毒感染和復制的能力故稱干擾素。可分為I型和Ⅱ型干擾素:I型干擾素包括IFN-α、IFN-β,由APC和成纖維細胞產生,有較強抗病毒轉錄復制作用;II型干擾素即IFN-γ,主要由活化T細胞產生,通過激活APC功能和巨噬細胞、NK、CTL細胞功能發揮抗病毒作用。IFN-α已被成功應用于慢性乙肝的 治療。
3.腫瘤壞死因子
腫瘤壞死因子(TNF):使腫瘤發生出血、壞死的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超家族(TNFSF)目前至少有19個成員,在調節適應性免疫、殺傷靶細胞和誘導細胞凋亡等過程 中發揮重要作用。腫瘤壞死因子分為TNF-α和淋巴毒素(LT,或TNF-β)。
4.集落刺激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指能夠刺激多能造血干細胞和不同發育分化階段的造血祖細胞增殖分化,在半固體培養基中形成相應細胞集落的細胞因子。目前發現的集落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刺激因子有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紅細胞生成素(EPO)、干細胞生長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 和白細胞介素-11等。
5.生長因子
生長因子(GF)是具有刺激細胞生長作用的細胞因子,包括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GF)、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 神經生長因子(N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PDGF)等。
6.趨化因子
趨化性細胞因子:是一個蛋白質家族,分子量多為8-10kDa的多肽組成。趨化性細胞因子的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的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進入感染發生的部位。 分為4種亞家族:1.CC亞家族;2.CXC亞家族3.C亞家族4.CX3C亞家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