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城市病”下的頻繁看海,有些“過分”
紫外線消毒器廠家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過去幾天,中國北方多地遭遇今年以來zui大范圍的強降雨,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葫蘆島等城市陸續開啟“市內看海”模式。繼武漢等南方地區之后,北方城市也紛紛在暴雨和內澇中“淪陷”。道路積水中斷,市民淌水過街,大量車輛拋錨、泡損等新聞屢見不鮮。
多位專家指出,這說明中國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欠賬已經到了非補不可的時候了。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科學家萬碧玉21日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6屆年會上指出,中國城市化有兩大特點,一是城市越來越大,比如在北京、上海,新城區是老城區的7倍;二是城鎮化太快,歐洲花200年,美國花120年,日本花了80年,才將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70%。但中國從改革開發前的不到20%發展到現在的56%僅僅花了35年時間。
快速城鎮化造成許多問題,例如城市中的水、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跟不上城市擴張的速度,萬碧玉指出,中國城市老化率比上很多國家要大,城市老化之后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中國*此前發布的一本藍皮書指出,按照世界城市的發展規律,當城鎮化率達到40%-60%的時候,標志著城市進入成長關鍵期,“城市病”進入多發期和爆發期。此時,繼續推進城鎮化將面對更加嚴峻的空間、資源和環境的制約。
*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也在論壇期間表示,一下暴雨,城市就水漫金山,說明城市內的基礎設施很脆弱。這一方面源于城市化發展速度太快,另一方面還來自于發展過程中各地“重視地上、輕視地下”等觀念問題。
如今在中國許多大城市中,包括空氣污染、交通擁堵、雨后內澇等“城市病”嚴重。治病的方法之一就是補好基礎設施的短板。顧云昌認為,所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中的“補短板”,就包括了補基礎設施的欠賬。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動海綿城市建設,作為解決城市“雨后看海”難題的治本之策。全國已先后分兩批次公布了30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所謂海綿城市,是以海綿比喻城市的雨澇調蓄能力。作為一種生態途徑,“海綿城市”能夠在不同尺度綜合解決城市中突出的水問題和相關生態難題。
海綿城市的*、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指出,海綿城市實際是個綜合性的平臺,是以“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為特征,通過區域性的城市防洪體系的構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棲息地的恢復、文化遺產的保護、綠色出行網絡構建等,zui終綜合解決洪澇、干旱、擁堵等一系列“城市病”。
但需要面對的問題是,作為一個長遠的治本之策,海綿城市的建設涉及大量的改建工程和較長的工期,考慮到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欠賬,海綿城市的“治水”效應可能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凸現出來。
*城鄉規劃中心副主任邢海峰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海綿城市建設確實能對緩解城市內澇起到很大作用,但它是一個由點、線、面構成的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時間和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適當引入民間投資,或可加快工程進程。顧云昌指出,現在很多房地產開發商“不差錢”,但是缺少投資渠道。可以考慮引入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讓民營資本更多進入城市建設當中去,增加管廊,完善給排水系統。在此領域已有措施,比如一些審批已有所放寬,在制度供給方面正在加力。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