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棄工業化還是保環境,該如何考量?
紫外線消毒器廠家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轉載:
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霧霾防治、水質監測、生態綠化等污染防治中遇到的許多難題,或許都能從環保“綠坐標”中找到答案。
27日,12項環境保護“綠坐標”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案例在京發布。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院士潘自強在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要想解決當下的環境問題,必須積極探索環境治理上的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通過創新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環境治理,實現低碳發展。
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創新
規模化養殖場都建有沼氣池來處理畜禽糞便,出來的沼液是非常好的肥料,但沼渣回田卻是一個行業性的難題。
由于畜禽飼料添加劑中的重金屬會在沼液中富集,沼渣中COD、氨氮等濃度過高,直接灌溉導致莊稼不能存活,還污染地下水、造成土壤板結。
獲得年度環境保護“綠坐標”獎的“養殖廢水(沼液)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化解了這一難題。北京中環農科生態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黃金偉告訴記者,這一技術可有效去除重金屬等,并且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能達到80%以上。
湖南湘瑞健農牧有限公司地處湖南洞庭湖邊,年出欄1.8萬頭生豬,日產養殖廢水(沼液)約180噸,沼液濃度較高。2014年初,這家企業曾被當地環保部門處罰。
但采用這一技術后,公司不僅降低了養殖廢水(沼液)的處理成本,還使沼液變成合格的有機肥料和魚飼料,成為生豬養殖、有機蔬菜種植相結合的“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創造出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環保部門對于排污企業的排污數據實行的是遠距離在線監測,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線監測設備設計不合理導致數據異常、運營維護不到位導致的設備提前老化、現場管路連接不合理導致的數據混亂、在線監測設備量程或方法不合理導致的設備不適用等。實測在線監測數據有效性總體低于50%。
近年來,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開發了“水質在線監測遠程質控系統”。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謝劍鋒介紹,該系統以分布于污染源在線監測站點、水質自動監測站的質控終端為基礎,建立了在線監測遠程質控物聯網,相當于遠程質控機器人“電子*”。
謝劍鋒說,這一系統剛推行時,多家污染源企業消極抵制,經管理方勸阻整改后,污水排放情況即有明顯改善,證明了遠程質控在打擊污染排放數據造假方面的效果明顯。
實踐證明,這一系統對在線監測質量進行遠程、實時、高頻次管控,可以實現污染物超標排放、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等信息的追蹤、捕獲與報警,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同時為建立環境監測與監管聯動機制提供工程。
多年來,地方環保投入不足是環境問題的癥結之一。獲得“綠坐標”的重慶市環保投融資改革制度創新成果案例為環保融資打開了一扇窗。
重慶市在發揮好財政資金和經濟政策的引導作用基礎上,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建立了多元化的生態環保投入機制。今年6月,重慶市成立重慶資源與環境交易所、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實施污水、廢氣、垃圾“三票”交易,將交易標的由傳統的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拓展到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獲得銀行授信150億元,整合國家和市財政投資形成的100多億元鄉鎮污水處理資產,作為政府環保投融資平臺,在污染治理中發揮主力軍作用。環保投資公司可以承接國家對重慶市環保產業基金的注入,也可將市級排污費留成,實現政策資金的打包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重慶市首期10億元規模的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zui終可撬動40-50億元的社會資本投入。股權投資基金作為市場主體,會在環保產業中“選優選強”,重點投向三峽庫區成長性較好的生態環保類企業和重大環保基礎設施項目。
發展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舉措
“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公共資源之一,而目前的環境已經遭受了很大的破壞,要提高環境保護的力度,制度的創新是保障。”*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潘家華在發布會上說,目前,環境保護制度創新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大,全國各地也涌現出了很多可圈可點的制度創新成果。
近年來,將環保成效列入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內容的呼聲日益強烈,但很少有成功成熟的經驗。獲得“綠坐標”的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創新案例介紹了該市在這方面的探索。
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宣教中心主任孫敬鋒介紹,2013年深圳市出臺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試行)》,考核辦每年制定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和相關細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考核制度體系。考核由*和市人居環境委牽頭組織,這是*一個列入市委常委會審議的專項考核。
考核內容涵蓋了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和健全生態文明制度等4大方面,考核結果納入市管*班子和市管干部考核內容,實行“一票否決”。2014年度深圳市各區黨政*班子年度考核中,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占到工作實績考核總分的23%以上,超出了“經濟發展”等其他指標權重,成為各區黨政*班子實績考核中的權重zui大的指標。
目前,深圳萬元GDP能耗、PM2.5濃度等重要生態文明參數均處于全國*水平,是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zui多的城市,全國人均綠地和公園zui多、綠道zui長、綠色建筑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zui多的城市。今年1-11月,深圳PM2.5平均濃度僅為29.6微克/立方米,大大優于國家標準,灰霾天數為近20年來zui少,“深圳藍”成為了深圳人zui為之自豪的環境實力。
發布會上,*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記者表示,中國當前的環境問題是粗放式快速發展的歷史積累結果,既是一個發展問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
“很多人將環境問題的責任*歸咎于企業和公眾環境意識不高,或*不嚴,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常紀文分析,造成當前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源配置不充分、不科學,或者經濟、社會發展不足。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環境問題zui終還是要通過發展來解決,發展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舉措。
常紀文表示,今年入冬以來,北京已經多次發布霧霾預警。快速工業化是造成霧霾的重要原因,但不能因為污染而放棄工業化。英國在20世紀50~60年代治理霧霾時,并沒有放棄工業化,而是通過調整規劃、搬遷企業,通過經濟政策促使企業和區域綠色轉型來逐漸實現治理。
常紀文認為,今后,中國應堅持高質量、有效益的工業化道路,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經濟的附加值和綠色化程度,既保證本國競爭力,也解決自身的環境問題。
*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也表示,當前存在的很多生態環境問題給未來發展帶來巨大風險,化解這些風險必須通過增強環保科技創新能力來化解。“當前我國環境問題區域性、復合型和壓縮性等特點決定,沒有強大的科技支撐,沒有新科技、新方法的應用,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就難以順利、有效、全面實現。”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