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環保稅”或成新的征收稅種
從2007年明確“環境稅"立法至“環保稅"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歷經8年。環保稅法征求意見稿由*、*、*在研究、吸收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共同起草。根據意見稿,環保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專家稱,此舉亦能倒逼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目前僅4類污染納入征稅范圍
環保稅的征稅對象初步被分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4類,具體稅目按照稅目稅額表的規定執行。意見稿規定的稅額標準與現行排污費的征收標準基本一致。此外,省級人民政府可以統籌考慮本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污染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在規定的稅額標準適當上浮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并報*備案。
如意見稿所規定,只有4類污染被納入征稅范圍,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認為,環保稅初期征稅范圍不宜過寬,隨著新環境問題的出現以及環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應逐步擴寬征稅范圍。同理,專家們認為zui終環保稅的征收也將不僅局限于企事業單位和生產經營者,所有污染環境的主體都會被納入其中。
從“環境稅"到“環保稅"之變
事實上,2007年6月在*頒布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就已經明確進行環境稅立法,學者也一再呼吁像英美等國一樣出臺專門針對環境保護的稅收制度。2008年,環境稅研究制定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介紹,該稅種名稱從zui初的“環境稅"到現在的“環保稅",是為了更好地突顯出環保稅環境保護的目的。
盡管如此,環保稅立法工作進展卻比較緩慢。一是由于其定性問題,出于環境保護還是以費改稅來規范政府財政收入的目的。二是費改稅后,征管部門從環保部門一家到稅務部門也參與其中,難免涉及各機構間的權職分工及利益問題。
避免地方政府選擇性*
有專家認為,征收環境稅要基于第三方的環境監測和環境審計,同步啟動環境服務業的發展,避免地方政府選擇性*。
按照程序,環保稅方案公開征求意見后,還將經過多方研討和修改,將成熟的方案提交*,由*zui終立法決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