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濰坊一辰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70發布時間:2018-4-2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成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操作程序
1、翻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理池的污水運送到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2、初度運用及調試時,當水位到達設備1/2高度時中止水泵進水,翻開風機進水閥,敞開風機,慢慢翻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參加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3、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粘狀感,一起調查水體微生物成長狀況,直至填料上成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接連向設備運送污水,水量應逐漸添加至規劃水量;
4、定時調查水中微生物成長狀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操控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5、調查二沉池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有必要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有必要排泥一次,排泥時翻開排泥電磁閥,使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依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參加消毒劑,二沉池來水通過消毒劑投藥筐,藥劑部分溶解,到達消毒的意圖。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逗留約0.5小時后,就到達了排放要求,能夠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膜生物處理技術應用于廢水再生利用方面的特點
(1)能地進行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分離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一般不須經三級處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內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的縮短,生物反應器的占地面積相應減少。
(3)由于可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從而使系統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
(4)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停留時間變長,有利于它們的分解。
(5)膜處理技術與其它的過濾分離技術一樣,在*的運轉過程中,膜作為一種過濾介質堵塞,膜的通過水量運轉時間而逐漸下降有效的反沖洗和化學清洗可減緩膜通量的下降,維持MBR系統的有效使用壽命。
(6)MBR技術應用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由于其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實現全自動運行管理。
質量標準
(1) 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對起重機梁的實際中心線位置偏差不應大于l0mm。
(2) 軌道的實際中心線對安裝基準線的水平位置偏差不應大于5mm。
(3) 起重機軌道跨度的允許偏差為ΔS:
ΔS=±[3+0.25(S—10)](mm)
式中 S——起重機軌道跨度(m)。
(4) 軌道頂面對其設計位置的縱向傾斜度不應大于1/1000;每2m測一點,全行程內高低差不大于10mm。
(5) 軌道頂面基準點的標高相對于設計標高的允許偏差為±10mm。
(6) 同一截面內兩平行軌道的標高相對差不應大于10mm。
(7) 軌道接頭高低差及側向錯位不應大于1mm,間隙不應大于2mm。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