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西安康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353發布時間:2016-11-1
原標題:日本溫泉消毒殺菌方法介紹
西安康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文摘: 隨著年所得增加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國人視泡溫泉為休閑活動的觀念愈來愈受到重視,在民間業者與政府熱心的推廣下,「泡湯」掀起了一股的熱潮,各地老舊溫泉均陸續重新裝修,媒體也大力介紹溫泉資源,各地業者更積極投入豪華的設備打造溫泉鄉,溫泉行業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觀光休閑產業。
國人對溫泉的消費習性與硬件建構深受日本泡湯養生文化的影響,對「泡湯」寄予多重療效的冀望,向往天然溫泉觀念更是根深蒂固,也由于祟尚天然溫泉原湯原味特性,深怕消毒殺菌劑的使用會破壞溫泉的*性質,使得溫泉水質的公共衛生維持不易,業者對溫泉水質的消毒殺菌更莫衷一是,隨著民眾對溫泉質量日益重視下,面對豐富多元的溫泉休閑文化,更為延續溫泉產業的生命,正視溫泉水質的消毒殺菌是不刻容緩之事,根據高雄師范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中國臺灣地區消費者對退伍軍人菌覺知與溫泉消費行為之研究的結論摘錄指出:
●大多數的消費者認為泡溫泉對健康是有益的。
●女性消費者認為泡溫泉具有的功能。
●大多數的消費者不能接受含有細菌的溫泉。
●消費者一但發現溫泉內含有細菌時將不再前往消費。
●消費者zui不能接受溫泉加氯消毒。
●研究的樣本中有21%的溫泉含有退伍軍人菌。
●研究的樣本中含有退伍軍人菌之溫泉皆為碳酸泉質之溫泉。
由此研究報告顯示,國內泡湯客對溫泉的感受程度真是又愛又怕受傷害,存在著對溫泉的憧憬與向往,卻又擔心溫泉的質量與衛生。
溫泉水質法令介紹
面對國內維護溫泉水質的公共衛生法令對溫泉浴池的要求只存在溫泉浴池水質微生物指標如下表一的細菌數限制,并無消毒殺菌劑的種類與劑量的強制規定,只有溫泉殺菌建議如下表二:
表一 溫泉浴池水質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檢測項目
溫泉浴池水質微生物指標
(91年3月28日訂頒)
溫泉浴池水質微生物指標
(95年3月29日公告)
大腸桿菌(群)
大腸桿菌群(coliform)含量在每100公撮水中,以15公撮5支培養,不得有陽性反應。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每100公撮(mL)池水之含量,應低于1CFU (或1.1MPN)。
總菌落數
總生菌數在攝氏37度培養24小時后,每公撮不得超過500個。
總菌落數:池水在35±1℃環境下培養48±3小時后,其每1公撮(mL)含量,應低于500CFU。
表二.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對溫泉的殺菌建議:
加熱法消毒
加熱至70 ℃30分鐘
不適用或未添加任何化學藥劑時采用。
氯系消毒
自由余氯濃度,2~3 ppm
殘留游離氯濃度之檢驗,使用DPD法。
陽光直射之室外溫泉水池及溫度(zui高水溫為40 ℃)、有機物含量和pH過高 (適用于pH: 7.0~8.0之溫泉池水) 之溫泉水質,皆不適用氯系消毒劑消毒法。
臭氧消毒
水中臭氧濃度0.1~0.5 ppm
CT值標準1.6 (0.4 mg/L × 4 min)
浴池水面上之臭氧濃度不可超過0.05 ppm
臭氧合并氯系消毒
自由余氯濃度,0.5 ppm
循環式溫泉水池建議使用本消毒法
紫外線消毒器
濁度小于10 NTU,真色度小于15色度單位,鐵離子含量小于0.2 ppm
在上表的溫泉殺菌建議方法中,除了加熱以外,都是屬于氧化性的殺菌方式,對含有還原性物與重金屬等礦物溫泉而言,存在著現實的矛盾抵觸,使得在現場執行時有著實際的困難。
參照以日本而言,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以致于在一連串退伍軍人癥在日本爆發后,也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不同水池類型的微生物指針與測試頻率的建議(如下表三),開始在溫泉水質標準(如下表四)中加入退伍軍人桿菌的檢驗項目,甚至自公元2000年起,日本新的傳染病相關法規中強制限定,凡是診斷出退伍軍人癥的醫生,必須在7日以內,向所管轄的防疫單位通報;從此以后,日本國內的退伍軍人癥的感染人數大體上才正確被統計出來。而根據此后約4年間的統計,感染退伍軍人癥致死的人數共計34名,期間約有八成是與溫泉有關的沐浴設施被認為是感染的源頭,也因此將溫泉浴池場所列為日本國內防制退伍軍人癥的對策重點。由于厚生勞動省的強力倡導,這幾年大部分的縣市防疫法令也都加進或修改了公共浴池法和防制退伍軍人癥對策條例,希望日本的溫泉管理業者,能確實作好溫泉浴池的自主管理,加強防制退伍軍人癥等傳染病的對策。
表三.日本.溫泉的水質要求標準
検査項目
水質基準
原水、原湯、淋浴水
浴池水
色度
5度以下
濁度
2度以下
5度以下
pH 値
5.8~8.6
*消費量
10mg/L以下
25mg/L 以下
大腸桿菌群
50ml 中不得檢出
1個/ml 以下
退伍軍人菌屬
10CFU/100ml以下
10CFU/100ml以下
表四.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不同水池類型的微生物指針與測試頻率
水池類型
總菌落數
(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
大腸桿菌(群)
( E.coli / Coliform )
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公共泳池
周(<200/ml)
周(<1/100 ml)
視情況需求
(<1/100 ml)
季(<1/100 ml)
休閑池
月(<200/ml)
月(<1/100 ml)
視情況需求(<1/100 ml)
季(<1/100 ml)
天然溫泉
n/a
周(<1/100 ml)
周(<10/100 ml)
月(<1/100 ml)
浴池
n/a
周(<1/100 ml)
周(<1/100 ml)
月(<1/100 ml)
浴施設衛生管理執照生管理要領(如下表五)的說明中,強制在溫泉浴池加氯來防止退伍軍人癥的感染,然而,為了符合現實的需求,更多加了六項附注說明,針對除了氯以外的殺菌方法選擇作基本的說明,因為天然溫泉在地底下以還原態存在,氧化性的消毒殺菌劑如氯系、臭氧與二氧化氯等會破壞天然溫泉的還原性成分而使溫泉性質丕變,使硫化氫、硫代硫根、亞鐵〔Fe2+〕、砷〔As3+〕、亞硝等天然溫泉*的性質產生變化;其中硫化氫、硫代硫根被氧化成硫磺和硫;亞鐵被氧化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成為不溶性的沉淀物;如果溫泉中有殘余氯的話,硫磺泉和鐵泉將不復存在;砷〔As3+〕與亞硝將被氧化變成As5+和硝胡酸;若酸性泉用氯則會使得有毒的氯產生,堿性泉則會降低氯的殺菌效果;含有腐植酸質的著色泉加氯則會被破壞,殘余氯甚至將產生有毒的三氯甲等等;這些改變使得天然溫泉的消毒殺菌要較一般的游泳池和自來水的消毒顯得復雜許多,其主要原因就是要在不破壞天然溫泉成分的情況下解決溫泉的消毒殺菌問題,保護天然溫泉的療效,維護傳統泡湯養生文化的延續,兼顧合理的溫泉衛生管理。
表五.日本厚生勞動省第0214004號通知書的部分摘錄
公共浴池衛生管理要領「公共浴池衛生管理要領修正條文」
第三條 衛生管理
*項 一般公眾浴場
第五款 浴室管理
●公共浴池應使用氯系藥劑消毒,且應經常測量浴池水中的自由余氯的濃度,并且持續保持在0.2至0.4ppm 之間,自由余氯濃度zui大不可超過1.0 ppm。
●如果浴池水的性質或其他條件導致無法使用氯系藥劑的情況、或是浴池水的酸堿度pH較高,導致氯系藥劑殺菌減弱、或是以臭氧殺菌等其他方法進行適當的消毒措施者,則不在此限制之內。
附注1
如果浴池水是使用溫泉為水源時,應事前進行調查溫泉成分和氯系藥劑是否有沖突。
附注2
所謂氯系藥劑不能使用的情況有下列:低酸堿度pH的泉質會導致有毒外溢的情況、含高量有機質的泉質,氯系藥劑的投入有困難的情況、沒有循環配管的浴池,其溫泉補充量量大,自由余氯濃度維持困難的情況等,這些不適合加入氯系藥劑的場合,其浴池應每日*換水,并對浴池、過濾器及循環配管充分地清潔與消毒,防止生物膜的生成。
附注3:若是使用氯系藥劑作為高酸堿度pH泉質的消毒時,為保證對退伍軍人癥菌屬的有效殺菌效果,須要提高自由余氯濃度至0.5~1.0 ppm劑量且加長接觸時間,以作充分的消毒。
附注4
臭氧、紫外線、銀離子與光觸媒殺菌等消毒方法,應與氯系消劑并用,以保障殺菌的*。同時,如果采用臭氧殺菌等其他消毒方法時,應有退伍軍人癥菌屬殺菌驗證。
附注5
使用臭氧殺菌時,高濃度的臭氧對人體有害,應備有活性炭等臭氧廢氣的處理裝置,在浴池水中不應該有含臭氧的氣泡存在。
附注6
使用紫外線殺菌時,應考慮紫外線的透射率、浴池水的溫度與照度。同時,保護紫外線燈的石英管若有沾粘污漬時其殺菌效力將降低,因此平時管理時應保持石英管的清潔。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