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對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進行監測獲得的監測數據,是開展環境執法的重要依據。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的現場監測工作由環境監測機構和環境執法機構共同開展。為了保護監測工作順利進行和保證監測數據質量,在進行污染源監測時務必從下列幾方面入手。
1、 監測方案制定環節要合理。首先要了解重點污染企業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設施的性能、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種類及排放濃度大致范圍,以確定監測項目和監測方法。調查污染源污染治理設施的凈化原理、工藝過程、主要技術指標等,以確定監測內容。調查生產設施的運行工況,以確定采樣頻次及采樣時間。現場勘察污染源所處位置和數量、廢氣的去向和排氣筒高度等,以確定采樣位置及采樣點數量。東莞環保相關人士提醒根據監測目的、現場勘察和調查資料,編制切實可行的監測方案。
2、監測前期準備環節要細致。根據監測方案確定的監測內容,準備現場監測和實驗室分析所需儀器設備。屬于國家強制檢定目錄內的工作計量器具,必須按期送*檢定,檢定合格、取得檢定證書后方可用于監測工作。測試前還應進行校準和氣密性檢驗,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準備現場采樣和實驗室所需的化學試劑、材料、器具、記錄表格和安全防護用品。
3、現場監測環節要全面。在現場監測期間,應有專人負責對被測污染源工況進行監督,保證生產設備和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工況條件符合監測要求。通過對監測期間主要產品產量、主要原材料或燃料消耗量的計量和調查統計,以及與相應設計指標的比對,核算生產設備的實際運行負荷和負荷率。采樣期間的工況應與平時的正常運行工況相同,監督被測單位認真如實填寫廢氣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現場情況調查表。
4、監測質量保證環節要規范。監測人員要按照要求持證上崗。屬于非強制檢定的儀器與設備應按照相關校準規程自行校準或核查,或送有資質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校準,校準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同時,采樣儀器與設備須有專人管理及維護,每次使用后應全面檢查儀器與設備,清潔或修理。
5、監測報告編制環節要完整。監測報告應該涵蓋以下基本內容: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現場情況調查表、儀器進出庫和使用維護記錄;企業入爐煤質檢驗數據報告;質量控制原始記錄;采樣原始記錄打印條;分析原始記錄和在線比對原始記錄。
搜索關鍵詞: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東莞粉塵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