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非常規大氣污染物排放也處于上升階段,大氣污染治理正面臨嚴峻挑戰。相關研究表明,中國化石燃料消費的峰值在2030—2040年之間,電力、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的峰值在2020—2030年之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峰值在2020年左右。東莞環保相關人士介紹隨著中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在面臨常規污染的同時,非常規污染物的問題日益顯現。
1、氮氧化物排放呈增長態勢。中國從2006年開始統計氮氧化物排放量,數據顯示,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從2006年的 1523.8萬噸持續增長到 2011年的2404.3萬噸。一般認為,電力、建材(水泥)、交通行業是氪氧化物的主要排放源,考慮到這些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以及現有的治理水平,預計氮氧化物的排放將持續增長。
2、細顆粒物(PM2.5)排放呈顯著增長態勢。相關文獻表明,燃煤塵、交通道路揚塵、機動車尾氣塵、工業過程粉塵、建筑揚塵是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來源。數據顯示,現階段生活源煙塵排放總量大體上呈增長的態勢,當前中國處在基礎建設的高峰期,建筑、拆遷、道路施工及堆料、運輸遺撒等施工過程產生的建筑塵和道路揚塵,呈進一步加重的態勢。根據相關研究,上述排放源均呈增長的態勢,至少到2030年,細顆粒物(PM2.5)排放將呈增長的態勢。
3、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呈顯著增長態勢。相關文獻表明,工業過程、機動車尾氣、化石燃料、建筑裝修是揮發性有機物主要排放源。相關預測表明,至少到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呈增長的態勢。
4、大氣重金屬排放呈顯著增長態勢。相關文獻表明,燃煤是重金屬循環中zui為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源。根據相關預測表明,至少到2020年,中國大氣重金屬排放量呈增長的態勢。
根據對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趨勢的分析,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尚未得到控制的大氣傳統污染物和非常規污染物同時并存,治理難度會很大,處理成本會更高,治理工作也將更加錯綜復雜。現階段中國環境質量仍處在整體惡化的階段,環境質量好轉的“拐點”遠未到來。從大氣污染治理的經驗來看,歐美國家大致在1970—1990年控制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規大氣污染物,1990—2010年控制了PM10和PM2.5等大氣污染物排放。*、*的《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2011)提出了中國大氣污染治理的目標,2050年大多數城市和重點區域基本實現世界衛生組織(WHO)環境空氣質量濃度指導值。 綜上所述,通過大氣污染治理,實現城市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將是一個長期和艱巨的過程,可能還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搜索關鍵詞: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東莞粉塵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