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低碳生活,膜結構停車棚
閱讀:651發布時間:2013-4-11
2007年,“綠色出行”開端遭到杭州市民關注。這一年,杭州舉行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倡導綠色出行,取得普遍好評。
2008年5月,杭州又在全國運轉公共自行車停車棚系統,將自行車歸入公共交通范疇,企圖讓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無縫對接”,破解交通末端“zui后一公里”難題。
漸漸地,一輛輛橘紅色的小車進入了杭州人的生活。它們停在公交車站邊,停在小區門口,停在單位的門口,停在每一個景點旁邊,逐步地改動了這座城市里人們的出行方式。
公共自行車效果“出乎意料”
環保便利,推進杭州“低碳城市”建立。從公共自行車推出后運用的狀況來看,公共自行車作為綠色環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處理的遠不是“zui后一公里”,而是成了杭州人短途出行的主力軍。
據統計,上個月公共自行車的日均租用已打破20萬人次,zui高日租用量32萬人次,每輛自行車日均租用超越5次。在街頭巷尾,公共自行車憑仗靈敏快捷又有益安康的優勢,不只深受市民和游客喜愛,更成了一道活動的紅色景色線。
整個自行車系統在推進節能減排上效果也是非常顯著。據初步測算,目前公共自行車均勻租用時間約為0.56小時,每次出行里程按2公里計,全年CO2減排量可達34500噸。
目前,公共自行車效勞點到達2416個,自行車6.06萬輛,主城區均勻300米左右就有一個租車點。同時,系統還在不時擴張中,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效勞開展有限公司擔任人引見,今年下半年將新建300個效勞點,增加5000輛自行車;方案到2015年,效勞點到達3500個,自行車到達9萬輛。
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已成為杭州市打造低碳城市的重要手腕,它不只改動了廣闊市民的出行方式,也改動了整個城市的開展形式。
效勞布點盤繞市民日常生活
依據調查,杭州公共自行車的主要運用者是常住在此的市民和打工者,租車都發作在工作日的早晚,租用量占全天租用量的近一半。
晚時,記者來到大關公交站,這里是6條公交線路的終點站,四周居民小區密布。公交站里設有一個公共自行車效勞點,記者發如今10分鐘內,共有23人借車,7人還車。借車人中,大局部是下班回家的。還車人中,清一色是左近小區的住戶,有的買菜回來,有的接孩子回到家。
有關擔任人引見,在效勞點布點上,公共自行車采用的是“四分離一公示”方式,四分離指*、*、公交和街道社區四部門共同選點,一公示是指根本選定的效勞點需在杭州各大媒體公示7天,無異議才干施工。這樣選出來的效勞點,絕大多數盤繞市民日常生活展開。現有2416個效勞點中,公交車站左近的占41.2%,住宅區31.9%,商業網點5.8%,學校、醫院2.4%。
此外,經過在租車點應用“多媒體信息查詢系統”,市民可實時查看停車位空余狀況,還能搜索其他各種交通訊息和便民效勞信息,大大進步了出行效率。
財政投入確保租車根本零收費
對公共自行車的運用者來說,公益性質意味著低收費乃至零收費。事實上,市民可用市民卡借還自行車,沒有市民卡的打工者或游客則能夠在效勞點辦一張Z卡,300元押金,無工本費。租用費上,一輛公共自行車租用時間少于1小時,免費;超越1小時但少于2小時,收費1元;超越2小時但少于3小時,收費2元;3小時以上,每小時收費3元。統計顯現,9成以上公共自行車單次租用都在1小時以內,屬于免費運用。
杭州公共自行車系統由市公共交通集團運營,公交集團又特地成立杭州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效勞開展有限公司,詳細擔任運營。該公司擔任人引見,運營階段的本錢隨著效勞點不時增加,每年都在變化,估計今年將超越6000萬元。收入方面,今年效勞點停車棚及自行車車身的廣告運營權拍賣取得2800萬元,加上效勞亭出租等一系列商業開發,杭州公共自行車系統有望收支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