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小粒徑顆粒物危害更大
近年來,霧霾天氣影響中國東部許多城市,市民們談PM2.5色變。復旦大學昨天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空氣中危害更大的“健康殺手”其實是粒徑更小的顆粒物PM0.5。
對心血管疾病影響大
復旦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闞海東教授課題組經過實地觀察分析后,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粒徑在0.25至0.50微米范圍內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危害的關系zui為顯著,且粒徑越小,健康危害越大,而粒徑大于0.50微米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風險沒有顯著關聯。
首要來自汽車尾氣
闞海東介紹,空氣動力學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PM2.5)被認為是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但粒徑更小顆粒物的健康危害如何,此前尚無定論。為此,課題組在我國某城市測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PM10)范圍內,23組不同粒徑的顆粒物數量濃度,分析和比較了它們與居民健康風險的關系。zui終,通過統計學分析方式,得出了結論:顆粒物中健康危害較大的是粒徑小(小于0.5微米)、數量多的部分。
闞海東認為,顆粒物的粒徑越小,其對應的數量濃度和總表面積越大,越有可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質進入人體。闞海東進而解釋,PM0.5由于更細微,總體數量很大,在PM2.5濃度中,占90%以上,主要來源包括汽車尾氣、有機物的二次污染等。這為我國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即我們應該重點關注更小粒徑的顆粒物,而不僅僅是PM2.5。
外出歸來洗臉漱口
闞海東坦言,目前對于PM0.5,確實很難找到有效防范措施,他建議,應在出門入室后及時洗臉、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帶的污染殘留物。其中,洗臉用溫水,利于洗掉臉上的顆粒,除了面部清洗外,身體裸露部分也要注意清洗。同時,市民應多注意鍛煉身體,平時多食用瓜果蔬菜,增強體質。
此外,闞海東特別強調控煙的重要性。課題組曾做過抽煙時主流煙氣顆粒物的粒徑分析,“通過濾嘴出來的主流煙氣中間顆粒物,直徑全部是小于0.5微米,所以,煙草對中國老百姓的危害毫無疑問比PM2.5要厲害得多。